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民不得有百里之誉千里之交汉注引太公阴符语也
乐叶图徵云日冬至成天文日夏至成地理作阴乐以
成天文作阳乐以成地理阳乐黄钟阴乐蕤宾也
序例曰凡瑞应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于有实故书
祥瑞见于某处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虚饰故书
某处上言也

   孙明复
曰扬子云太玄非准易乃明天人始终之理君
臣上下之分盖疾莽而作也桓谭曰是书也可以大易 (第 4a 页)
  庄子曰各有仪则之谓性此即诗烝民之旨也后人未
易可到贾谊曰少成若天性又曰性者神气之所会性

立则神气晓晓然发而通行于外矣与外物之感相应
故曰润厚而胶谓之性其所谓润厚而胶者今人名物
之坚者曰有性不坚者曰无性之谓也王辅嗣曰不性
其情何以久行其正礼运记曰六情所以扶成五性也
孝经纬曰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白也性以治内赵
台卿曰性情相与表里啖助曰情本性中物韩婴曰卵
之性为雏不粥不孚则不成为雏茧之性为丝不瀹不
练则不成为丝陈抟曰情者性之影凡此言性皆先于

伊洛其理无异而辞旨尤渊宋人乃谓汉唐人说道理
如说梦诬矣

   孙明复
论太玄

   (第 5a 页)
孙明复
曰扬子云太玄非准易乃明天人始终之理君
臣上下之分盖疾莽而作也桓谭曰是书也可以大易
准班固曰经莫大于易 (第 5a 页)
  武成之书
孔子言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所谓服事者美其能于纣之世尽臣道也而
史记周本纪云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其后改法度制正朔追尊古公公季为王是说之非自
唐梁肃至于欧阳东坡公 孙明复
皆尝著论然其失自 (第 6a 页)
   吕溱
吕溱举进士为天下第一涑水记闻云歙人也汪彦章

亦云然欧阳公记溱父士元墓乃曰江陵人
   欧阳煜
欧阳煜文忠之叔也乃教文忠读书者(六一文/二十七)
    孙明复
石介为弟子孔道辅见 (第 3b 页)
孙明复
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
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鲁人由是始识弟子礼
   字以表德
西京杂记四卷曰梁孝王子贾从 (第 3b 页)
亲亲推之而仁民推之而爱物即
恕也程子所谓扩充得去天地变化草木蕃也所以尽
是心而推之者即忠也
宋胡安定 孙明复
二先生皆为天下师少同学问后来
竟不相悦此二公器量疑皆有不足处若富郑公因撤 (第 17b 页)
尉无忌李司空
绩于朝堂立语李戏之曰吾所倚何树嘉𨼆云松树李
曰此槐也何言松嘉𨼆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长 孙复
问吾所倚何树曰槐树公曰汝不复能矫对耶嘉隐曰 (第 64b 页)
劝讲经幄用则前无古人矣
赵清献公平生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九拜手告于
天应不可告者则不敢为也
张尧封从 孙明复先生
学于南京其女子常执事左右
尧封死入禁中为贵妃宠遇第一数遣使致礼 (第 4a 页)
明复

(第 4a 页)
明复
闭门拒之终身
庆历中富郑公韩魏公俱少年执政颇务兴作章郇公
位丞相终日默然如不能言或问郇公富韩勇于事为 (第 4b 页)
 公温厚粹深天与其正盖谓夏公之正天与之而人
 不与当时自有此一种议论故张文定甚恶石徂徕
 诋之甚力目为狂生东坡议学校贡举状云使 孙复

 
石介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可施之于政事之间
 乎其言亦有自来欧公作王洙源叔参政墓志曰夏
 竦卒天子以东 (第 10b 页)
   精艺同一理
朱象先少时画笔常恨无前人深远润泽之趣一日于
鹅溪绢上戏作小山觉不如意急湔去之故墨再三挥

染即有悟见自后作画多再涤去或以细石磨绢要令
墨色着入绢缕者沈圭道人作墨亦尝因捣和墨蒸去
故胶再入新胶及出灰池而墨坚如石遂悟李氏对胶
法云
   陈涂共为冥吏
晋江陈彦柔言文林郎知县事 孙复
为政廉明郡以其
才力有馀俾参幕事一日与幕僚会茶独见一黄衣人
授以天符且云当与州之举子涂楷者同领职迨还 (第 7b 页)
公设也故公亦作赋报之有言知我
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及公秉政圣俞久困
意公必援已而漠然无意所荐乃 孙明复
李泰伯圣俞
有违言遂作灵乌后赋以责之略云我昔闵汝之忠作
赋吊汝今主人误丰尔食安尔巢而尔不复啄叛臣之 (第 11a 页)
兼一事学徒千数宝元初太学下
湖州学取其法行之
范忠宣公纯仁字尧夫文正公之长子文正门下多延
贤士如胡瑗 孙复
石介李觏之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
置灯帐中夜分不寝后公贵夫人犹收其帐顶如墨色 …… (第 3b 页)
业苟趋利禄其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初与 孙明
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
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
及为苏湖二州教 …… (第 6a 页)
成名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改过无愧昔悔第勉事业其
人亦颖锐善学二三年登上第而归 胡安定先生明
道景祐间与 孙明复
石守道三人以师道自任而先生
之徒独盛在湖州学弟子往来尝数百人各以其经转
相傅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 (第 7b 页)
 范文正公以晏元献之荐入馆终身以门生事之后
虽名位相亚亦不敢少变 范文正公言幕府辟客须
可为己师者乃辟之虽朋友亦不可辟盖我敬之为师
则心怀尊奉每事取法于我有益耳 范文正公守邠

州日帅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丧具
公亟询之乃寄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
皆所未具公怃然彻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
有泣下者
石徂徕师事 孙明复
行则从升降拜则执杖履以侍孔
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交闻先生之风就
见之介侍左右鲁人素高此二人由 …… (第 7b 页)
 韩魏公在通州张商英入相欲引公自助时置政典
局乃自局中奉旨取所著尊尧集盖将施行其言而由
吏局用公也 韩魏公言欧曾同事两府欧性素褊曾
亦龌龊每议事至厉声相攻不可解公一切不问俟其

气定徐以一言可否之二公皆伏
欧阳公修字永叔平生笃于朋友如尹师鲁梅圣俞
明复
既卒其家贫甚公力经营之使皆得以自给又表
其孤于朝悉录以官由是三族赖公之力其后昌炽
公与韩魏公相知最深 (第 9a 页)
 位又以见季氏制之也

始隐 孙明复
之说是也孙大槩唯解春秋之法不见圣
 人所寓微意若如是看有何意味乎
蒯聩得罪于父不得复立辄亦不得背其父 (第 2b 页)
 诸儒以经术行义闻者但守传注以笃厚谨修表乡

 里自 孙明复
为春秋发微稍自出己意守道师之始
 唱为辟佛老之说行之天下文忠初未有是意而守
 道力论其然遂相与协力盖 …… (第 80b 页)
 圣德诗但奖用兵之善以救贞元姑息之弊且时已
 异用推宪宗之意而成之固不害为献纳岂有天子
 在上方欲有为而匹夫崛起擅参予夺于其间乎
 明复
闻之曰为天下不当如是祸必自此始文忠犹 (第 80b 页)
安石吕大临杨时吕
祖谦周礼则刘敞王安石杨时仪礼则刘敞二戴礼记
则刘敞程颐张载吕大临春秋则啖助赵匡陆淳 孙明
刘敞程颐胡安国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则又皆有集
解等书而苏轼王雱吴棫胡寅等说亦可采(以上诸家/更加考订) (第 58b 页)
立论也时则周程未暇议端平间李公之子季允枢密
在从班奏卓然为学者所宗宜在从祀之列者十人胡
翼之 孙明复
与邵周张二程氏而司马欧苏预焉请下
经筵秘书省国子监议未详后孰可否迨淳祐而周张
程从祀又咸淳而司马邵氏 (第 21a 页)
 三上不报出知陈州 孙明复先生
退居太山之阳枯槁憔悴鬓发皓白著春
 秋尊王发微十五篇为春秋学者未有过之者也故
 相李文定公守兖就见之 (第 17b 页)
 历中天子罢二相进用韩魏富范增置谏官锐意求
 治先生喜曰吾官博士雅颂吾职也乃作庆历圣德
 诗五百言以别白邪正太山 孙明复
见之曰子祸起
 矣由是谤论喧然奸人嫉妒相与挤之不幸病卒有
 以媾祸中伤大臣者指之起事曰石某诈死必北走 (第 4a 页)
 夫孙曰近日府中角声不和应在太守时蒲资政方

 到未几王震待制自同复镇蒲俱丁母夫人忧去至
 九月 孙复
语郡官曰角声不和尤甚前日寻报蒲中
 行龙图自襄移蒲十月到官明年春病卒其验如此
 不知何术
成都谯开博 (第 14a 页)
 明人伦也(侯师圣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先王之政/达此以保天下谢上蔡曰不然人类几何)
 (其不相/噬齧也)徂徕石先生(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师泰/山 孙明复
躬耕徂徕山下学者) …… (第 6b 页)
 (名积字仲/车谥节孝)尝问安定胡先生(名瑗字翼之海陵人学/者称安定先生主湖州)
 (学也世谓之湖学欧阳文忠公曰师道废久矣自景/祐明道已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 孙明复
石守道三)
 (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 …… (第 13a 页)
 元城曰学者所守要道只勤一字尽矣能勤则邪僻
 无自而生才有间断便不可谓勤(是亦不/息之义)胡安定与
  孙泰山(名复字明复晋州平阳人复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学者称泰山先生富郑公范文)
 (正公荐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赵康靖诸公共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齐鲁学者多宗之)

(第 19b 页)
 元城曰学者所守要道只勤一字尽矣能勤则邪僻
 无自而生才有间断便不可谓勤(是亦不/息之义)胡安定与
 孙泰山(名复字 明复
晋州平阳人复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学者称 (第 19b 页)
泰山先生
富郑公范文)
 (正公荐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赵康靖诸公共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齐鲁学者多宗之 …… (第 19b 页)
 (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旨本义为多嘉祐二年卒)石徂徕三先生读
 书泰山中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东学/之倡)
 (自孙石二先生始欧阳文忠公谓 孙明复
居泰山之/阳鲁多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
 (弟子事之孔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 (第 20a 页)